两根铁丝就能开的锁有多少人还在用?

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主角借助一根铁丝或发卡几秒内解开手铐或突破门禁,这项技能看起来似乎很神奇。现实生活中,开锁大师是如何通过小小的工具快速破解各种复杂的锁?锁芯转动的时候,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Seni视觉|昭昭昭导演&特效|Ys实习生|高畅

距今约4000年的古埃及,已经出现最早配有钥匙的锁——埃及木栓锁。它由三部分组成,一个大木栓,上面有几个打孔的槽位,两块固定门的木板,其中一块内置了和槽位同等数量的活动木销。锁门时,将木栓插入两块木板中,木销落进槽位,将木栓牢牢卡住。

它的钥匙是一根大木棒,形状有点像牙刷,“刷头“部分装备能够顶起木销的钉子,开锁时,将木棒插到固定位置,轻轻抬起,就能将木销归位到木栓之上,成功开锁。

这种锁有一个弊端:由于锁体都长得差不多,它的钥匙并没有唯一性,任何能把木销顶起来的工具都能打开锁。为了提高安全性,还需要更独特的设计。

1848年,美国人小莱纳斯·耶鲁(LinusYaleJr.)在埃及木栓锁的基础上,发明了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两根铁丝就能开的锁有多少人还在用?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锁。

弹子锁的基本结构由锁芯、弹子和锁体组成。锁芯与锁体间有一排等径的孔洞,里面填充的金属圆柱就是弹子,弹子上方装有不同长度的弹簧,它们将弹子高度维持在参差不齐的状态。

插入正确的钥匙时,锯齿会把上方的弹子抬到同一水平线上,这条线叫做切割线(ShearLine)对准切割线,锁芯便能够转动。锁打开后,需要将钥匙转回原位置,使孔洞对齐,才能拔出钥匙。

影视剧中,主角拿发卡或铁丝撬开的锁,一般就是弹子锁。这种技巧并不难:只需要两根发卡,将其中一根的头部弯折成L型扳手,用来给锁芯施加转动的力。再准备另一根发卡作为杠杆,撬动弹子,使其归位到锁芯上方的切割线上。

当弹子成功卡在锁芯上时,会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并且操纵发卡的手也能感受到一丝卡顿。等所有弹子都依次完成归位,充当钥匙柄的发卡就能轻松转动锁芯

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时,由于看不到发卡和弹子的位置,只能靠手去感受,靠耳朵去辨别,需要长时间练习。

弹子锁的开锁技术,只要勤加练习,就能掌握,但有一些锁,即便是熟练工也难短时间内打开。1873年,为了打击银行抢劫犯罪,詹姆斯·萨金特(JamesSargent)设计出了一种不靠钥匙的“组合锁”(CombinationLock),这种锁常见于传统保险柜。

它同时有三个密码,由内部的3个转盘及外部表盘来实现输入,表盘上有100个数字,提供100万种可能的密码组合。

假设保险箱的密码是105677。打开它的步骤有些繁琐,你需要先将表盘逆时针旋转至少3圈,再转到第一个数字10,再顺时针转到第二个数字56,最后再逆时针转到第三个数字77,然后旋转把手打开保险柜。

一个表盘如何分别带动三个转盘运动?秘密在于转盘间的连接组件。通过这张结构图,我们能看出,表盘是被固定在第三层转盘上的,它只能直接带动第三层转盘运动。而带动其它两个转盘则需要借助转盘之间销钉(stud)。逆时针旋转表盘时,第三层转盘上的销钉会带动第二层转盘运动,第二层再带动第一层。

转第一个数字10前,先要转三圈,是为了确保第一个数字对应的是第一层转盘,旋转到数字10时,第一层转盘的缺口位置便固定了。第二个数字要顺时针旋转,目的则是避免销钉碰到刚转好的第一层转盘。旋转到56后,第二层转盘的缺口也已经对齐。同理,将第三层转盘再逆时针转到数字77,将第三层缺口对齐。

在保险柜门内侧有一根制动杠杆顶着转盘,当三层缺口全部对齐后,转一下把手,杠杆就会卡进三个转盘的缺口,成功开锁。

未转到缺口位置时,制动杠杆顶住转盘边缘滑动,把手无法转动。当三层转盘对齐,缺口对准杠杆时,杠杆头部会与缺口边缘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并在两次碰撞间有一定停顿间隙。开锁大师利用耳机或听诊器靠近柜门听声开锁,就是为了识别这轻微的异响,以此来判断密码。

电影里看起来高大上的开锁秘技,其实原理非常简单,但这门精细的技术却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炉火纯青。如今,随着指纹锁、虹膜锁、面部识别等智能锁的出现,开锁的难度变大了许多,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高级别的保障,机械锁的存在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这些锁的设计巧思,却人类智慧最耀眼的结晶。

关键词:旭旭宝宝吧